98小说网 > 重生明朝做暴君 > 第72章 军纪严明(第四更)

第72章 军纪严明(第四更)

98小说网 www.98xs.com,最快更新重生明朝做暴君 !

    怎么说呢?

    这场局其实很有意思。

    崇祯要钱,谁现在最有钱且最好拿钱?

    宗室!

    官员们贪钱,做什么来钱最快?

    当然是贪污!

    在什么情况下贪污来钱最快?

    当然是下面的人用钱买命的时候。

    就说福王府被查抄,三司会审。

    山西八大蝗商和巡抚牟志夔被查抄,三司会审。

    但三司会审真的就能完全杜绝问题吗?

    如果真的是,崇祯也不必派毕自严亲自去查账了。

    即便派毕自严亲自去查账,就能保证完全没有问题吗?

    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根本不可能完全封死。

    有些事,只能做到一定的程度,就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水至清则无鱼,这是有道理的。

    就说福王和山西案,如果下面的人一点都不拿,下次谁还愿意主动去干呢?

    至少他温体仁在查抄福王案的时候,让下面的人捞到油水了,下面的人捞到油水后才愿意跟着温体仁继续干。

    温体仁才能站住脚。

    这是多方受益,只有福王一方完蛋的事。

    温体仁当然愿意去查宗室,不仅他愿意,礼部其他人也愿意,大理寺、刑部、督察院,都愿意。

    有钱不赚是王八蛋,只要不拿钱拿得太过火让皇帝暴怒。

    那就是要掉脑袋的事了,例如山西案中,户部的李成功就把钱拿得过头了,被刚上台的毕自严搞走。

    且说温体仁领了皇帝的命令,就开始对全国的宗室开始做调查。

    这架势,大有汉朝时候主父偃搞地方诸侯王的架势。

    不过汉朝的时候,地方诸侯王非常强大,不仅有独立财政,还有自己的军队。

    而大明的就好处理多了,只不过罪名难找而已。

    但安插罪名,这对卑鄙无耻的温体仁是事儿吗?

    事实已经证明,放乌龟去河里和突然在王府搜出龙袍铠甲这种事,温体仁干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。

    所以,搞宗室的事情,交给他去办,十拿九稳。

    兴奋的不仅仅只有温体仁,还有小公爷张之极。

    自从跟皇帝从陕西回来了,张之极每天就跟打了鸡血一样,一大早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去京卫溜达。

    溜达干什么?

    当然是去巡检,没事就拿着一根鞭子,谁他娘的还睡懒觉,都拖出去一顿狂抽。

    打得连他妈都不认识。

    打完后就一顿吼,吼完之后谁他娘的还有意见,就又一顿打。

    在小公爷这几天勤快的鞭打之下,留下来的京卫们似乎都老实了不少。

    就说通州卫的那帮子老油条,没有不被打的。

    这些老兵油子都太不是东西了,一个个都跟土匪似的。

    而兵部右侍郎李邦华呢?

    也打,比张之极打得更狠,发现不听话的就军法伺候。

    甚至已经砍了一批脑袋了。

    这些事,崇祯都看在眼里,他对李邦华的做法非常赞同。

    军队是国家的钢铁长城,是暴力机器,是要对抗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敌人的,是要在刀枪剑林中搏杀的。

    严明的军纪,是保证一切的基础。

    在7月5日的这一天,为了进一步严肃军纪,崇祯设立了监察厅,以兵部右侍郎李邦华暂行监察厅指挥使职。

    监察厅就是对军队的管理机构,下面设有监军司和军事法庭。

    监军司领宪兵专门管理军队纪律,军事法庭就是用来审判军事罪犯的。

    这相当于把兵部的一部分权力给分派出来了,而且把对军队的监察权清晰化了。

    以前对军队的监督是非常模糊的,导致军队里也贪污成风。

    随后,崇祯让李邦华领衔来草拟军事法。

    将一切军事法都明文规定出来,以后严格按照律法形式,以免过多的人事干预,无限期的扯皮操蛋。

    不过,目前监察厅的权限有限,只能管控京卫,连秦良玉的白杆兵都暂时管不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有原因的,毕竟边军现在都在重要位置,擅自大动,引起不满,无疑是自毁长城,给建奴机会。

    所以,所有的军制改革,都还停留在京卫这里。

    崇祯本来的计划也是在中央打造一批强大的新军,边军毕竟受地方统帅管控,皇帝影响会弱很多,以后全国土改、经济大改革的时候,要调用军队,边军肯定是用不了的。

    七月份的时候,陕西那边来了奏疏。

    两个好消息:

    一、湖广的三十万石粮食已经进入陕西,整个陕西一个月的粮食基本稳住了。

    二、宋应星给过去的红薯种子,第一批已经生长出来了,并且开始在转移栽种。

    这给陕西那边所有人注入了一阵强心剂,也让崇祯心中悬着的石头稍微落下来了一些。

    看来陕西的问题,按照这个进度推动下去,迟早能够解决。

    既然是这样,现在就要全心全意打造一批强大的中央军队出来了。

    毕竟接下来还有太多事情要依靠手里的军队来去完成。

    半个月之后,也就是7月20日的这一天。

    辽东果然传来了士兵哗变的消息,和历史记载一模一样,一时间,朝廷震动。

    其实,穿越者崇祯,已经把辽饷拨下去了,但依然哗变了。

    这显然是下面的军官有人扣太狠了。

    有大臣在朝堂上对皇帝说,要严格查办哗变的士兵,闹事者一律处斩。

    这个说法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认同,大家一直认为这件事要严肃处理。

    这些读书人,最担心的就是那些武夫搞事情。

    崇祯只说了一句话:“交给袁崇焕去处理便是。”

    事实上,这件事在历史上,袁崇焕处理得非常干净利落,完全是这些大臣太敏感了。

    崇祯暂时不想去理会这些琐事,然后大臣们又开始拿江南那边的事情说事了。

    崇祯依然不理会,依然压着。

    那些奏疏全部给内阁去处理,他一律不过问,除了陕西的事情会亲自处理以外。

    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军队的打造上面。

    因为己巳之变越来越近了,因为大同镇现在已经传来战报,林丹汗那个狗日的现在正在攻打大同镇。

    现在的崇祯,感觉自己是束手无策,从内心深处渴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出现。

    这一日,他带着锦衣卫出了城,直接向御林卫的军营奔去。

    【作者题外话】:大佬们,再说一遍,关乎本书生死存亡,一定不要养,养着养着,就真的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