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8小说网 > 她携空间,带着萌娃闯荡乱世 > 第181章 医馆出事了

第181章 医馆出事了

98小说网 www.98xs.com,最快更新她携空间,带着萌娃闯荡乱世 !

    宋知婳离开不久……

    “嗵”

    医药馆“宋医馆”门前突然传来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,紧接着是一阵纷乱的脚步声。

    两名男子气喘吁吁地停在门前,他们抬着一人,那人面色。

    他们将病人一放,随后一群人冲进医馆,二话不说就开始破坏。

    “大家快来看啊!这家宋医馆根本不是什么神医馆,是骗人的!专门骗取我们老百姓的救命钱。”一个激动的男子喊着,引来众多围观者。

    他指着躺在地上的病人说:“这是我爹,就是听信了这家医馆的虚假宣传,什么神医造福百姓之说,才带他来看病,结果把我爹给治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家评评理,这样的医馆难道不是害人不浅吗?”

    话音刚落,医馆内外的百姓立刻议论纷纷,他们或同情、或愤怒、或疑惑地围观着这一幕。

    医馆里的病人和大夫都还没来得及反应,那群人已经开始疯狂地打砸。

    桌子、药柜被砸得稀巴烂,一片狼藉。

    宋知瑶听到响声后立刻冲出诊室。

    她看到一群凶神恶煞的人正在肆意破坏,连大夫和病人都不放过被打得蜷缩在角落。

    她大喊“住手”,但声音淹没在混乱中。

    眼见事态严重,宋知瑶立刻拔出腰间的软剑,与这群人展开搏斗。

    然而,她很快发现这些人并非普通的闹事者,他们有功夫在身,身手矫健。

    宋知瑶明白,单凭自己的武艺,难以对抗这么多人。

    情急之下,她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瓶,里面装着独门的毒药。

    向敌人洒去,顿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。

    那群人被毒烟呛得咳嗽不止,瞬间失去了战斗力。

    宋知瑶趁机拿出信号弹,向天空发射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宋知婳心系宋知瑶的安危,她无暇顾及罗君是否跟得上她的步伐。

    她的身影如鬼魅般在人群中穿梭,每一次瞬移都带着决绝与坚定。

    罗君跟在她的身后,眼中闪烁着惊叹,他从未见过主子施展如此高超的轻功。

    宋知婳的身影忽左忽右,她似乎与风融为一体,快速地在街道上移动。

    她的步态轻盈而矫健,仿佛一只灵动的燕子在空中翱翔。

    罗君只能竭尽全力紧随其后,却发现与主子的距离越来越远。

    在医馆门前,宋知婳瞬间出现,她的速度之快,仿佛一阵风刮过。

    原本熙熙攘攘的百姓们立刻安静下来,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女子身上。

    有人低语,“宋神医回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话语刚落,众人仿佛心有灵犀一般,自觉地为她让出一条路。

    宋知婳无视了周围的嘈杂,她的眼神坚定,步履沉稳。

    她走进医馆,仿佛一道光芒照亮了昏暗的房间。

    “姐!”宋知瑶看见姐姐的身影,兴奋地奔过来,“有人来闹事,我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制服。”随后又有一丝害怕,怕自己给姐姐惹麻烦。

    “姐,对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怕,有我在。”

    医馆内,那些闹事的众人皆躺在地上,已经全部毒晕过去。

    事情闹得有些大,原本他们因医馆治疗病人死亡而闹事,现在又将闹事之人毒晕,导致外面的百姓愈发不满散。

    百姓们议论纷纷,指责医馆是黑店,甚至有人已经去报官了。

    宋知婳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,心中有数。她迅速给那些毒晕的人服下了解药。

    她的手法熟练,眼神坚定。

    宋知瑶知道,只要有姐姐在,一切都会安然无恙。

    罗君也疾步赶回,迅速融入了那片混乱的场景。他安抚着受伤的大夫和惊慌的病人,用他的冷静和沉稳,为他们筑起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。

    宋知婳则来到死者身边,她只是静静地凝视着那张灰白的面孔,没有触碰任何东西。

    她仔细地观察着,没有看到明显的伤口和鲜血流出,但露出的皮肤却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灰白色。

    面部和嘴唇则呈现出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乌黑色,显然是中毒的症状。

    尸体还没有完全僵硬,但已经有一股难以忽视的尸臭味开始弥漫。

    这表明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不长,可能就在几个时辰之前。

    宋知婳万万没想到,那些陷害她的人并不会因为一件命案就收手。

    就在她以为事情已经结束的时候,一大群人哭喊着冲了过来,抬着五具尸体来到了宋医馆。

    这五具尸体摆在宋医馆门前,让人们不禁想起那些在医馆里离世的病人。

    一时间,愤怒和悲痛交织在一起,人们纷纷指责宋医馆草菅人命,打着救死扶伤的幌子,却给病人乱开药,简直是丧尽天良。

    “天杀的,这些大夫太可恶了,他们怎么敢在京城脚下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?简直是目无王法!”一位老太太哭喊着,她的儿子就是在这家医馆去世的。

    众人惊愕地望去,只见一群人抬着五具尸体,沉重地走来。

    他们将尸体放在宋医馆门前,每一具尸体的面容都是乌黑色。

    “天哪!这是怎么回事?”有人惊呼,“宋医馆不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吗?怎么反而成了杀人的凶手?”

    “太残忍了!”另一个人义愤填膺,“他们滥用药物,草菅人命,这简直是丧尽天良!”

    愤怒的群众汹涌而至,他们挥舞着拳头,高呼要将宋医馆的医生绳之以法。

    有人开始砸毁医馆的招牌,有人欲推倒墙壁。

    整个场面一片混乱,仿佛京城的一场噩梦。

    然而,在这混乱之中,宋知婳却冷静如常。

    “罗君去报官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罗君刚要去,突然一道声音划破了宁静。

    “让一让,让一让!”

    众人转头一看,只见一群官府的人从百姓中大步走来,气势汹汹。

    为首的一位官员高声喝道:“大理寺办案,其他闲杂人不得靠近!”

    那群官府的人身穿深蓝色官服,腰间挂着一块金黄色的令牌,上面刻着“大理寺”三个大字,闪耀着威严的光芒。

    他们走起路来步伐矫健,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。

    百姓们纷纷退避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大理寺是朝廷最高司法机构,办案时极为严格。

    死者家属们都心中忐忑不安,但还是有人决定上前询问一下。

    她走上前去,向一位官吏问道:“大人,要为小的做主啊。这医馆他害人不浅。”

    那官吏扫了他一眼,冷冷地说:“你是何人?与本案有何关系?”

    愤怒的母亲,眼中含泪,指着医馆说:“我家儿子就是被这家医馆给害死的,大人你要为我做主啊。”她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悲痛和怨气。

    官吏听着母亲的哭诉,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,只是淡淡地说了句:“行了,我知道。”

    他扫视了周围的人群,目光锐利。

    然后他问道:“这医馆的掌柜在哪里?给我抓过来。”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一个身影从人群中走出,是一位年轻的女子,她上前向官吏行了个礼,声音坚定地说:“民女宋知婳,是这家医馆的负责人。”

    宋知婳不卑不亢,面对众人的指控,她并没有退缩。

    宋知婳指着那名死去的孩子,解释道:“这些病人确实有在我这里看过病,但并非是我医馆医死的。”

    她的手指轻轻指着,“您看,这些死者明显是中毒身亡。”她深吸一口气,继续说道:“而且这些人看病的时间并不是在近期,他们有些是以前看过的,有些是近期看过的,不可能中毒在同一天之内都赖在我医馆身上,这明显不合理。”

    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,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。

    她的话让周围的人开始思考,也让官吏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案子。

    官吏听到后,立刻走进停放尸体的地方。

    他仔细观察了这些死者的面容,发现他们的皮肤上确实呈现出中毒的迹象。

    于是,他立即召唤了作仵前来协助调查。

    作仵背着一只箱子,快速上前。

    他打开箱子,从中取出了各种工具。他仔细地检查了死者的身体,发现他们的体内确实有毒物残留。

    “根据初步判断,这些死者确实是中毒身亡。”作仵说道,“但是,要确定具体的中毒原因,还需要将尸体搬回衙门,进行更详细的检查。”

    于是,几名差役被派去搬运尸体。

    官吏以冷淡的目光审视着宋知婳,语气决绝地说道:“在案子水落石出之前,你仍是主要嫌疑人。来人,把她带回大牢,仔细审问。”

   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宋知婳并未显露出过多的惊慌,她深知此刻的冷静至关重要。

    她回头,深邃的眼眸里藏着坚定与决心。她轻声交代宋知瑶:“瑶瑶,留在家里等我,相信我,我不会有事。”

    她知道,这个时候,信任与等待是最好的支持。

    接着,她又继续说道:“不要把我被捕的事告诉南星、大宝和小宝,免得他们为我担忧。”

    她不希望她的困境成为家人的负担。

    随着官吏的一声令下,宋知婳被带走,她的身影消失在医馆的大门之后。

    留下的,只有空气中微微颤动的沉默和一颗颗悬着的心。

    宋知瑶站在空荡荡的医馆中,眼眶里泪水打转。

    尽管她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,哭泣并不能解决问题,但姐姐宋知婳被官兵带走的一幕,仍让她心如刀割,泪水不自觉地滑落。

    她用力眨了眨眼,试图将泪水逼回去,但那温热的液体始终不听使唤,顺着脸颊缓缓滴落。

    她深吸一口气,告诉自己必须坚强。医馆是她们共同经营的家,现在姐姐不在,她必须承担起责任,守护这个家。

    她迅速擦干泪水,开始整理医馆内的药材和诊疗工具。

    罗君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他原本打算陪着宋知婳一起进大牢,却被她制止了。

    悄悄地安排他去做另外一件事。

    *

    “事情的进展如何了?”郑嫣儿在画画的同时不禁问道。

    一名侍女走到她身边,低声回答道:“大公子的办事效率向来是毋庸置疑的。宋知婳已经被顺利地关押进了大牢。”

    郑嫣儿听到这个消息,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,只是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,然后继续专注在她的画作上。

    她的画笔在纸上轻轻舞动,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,仿佛与外界的纷争无关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里,郑嫣儿并未派遣人手对付宋知婳,并非是她宽宏大量,而是因为郑家遭遇了一系列不顺利的事。

    郑家依赖着庞大的人脉网络来获取巨额的银两收益。

    然而,不知何时起,这些人脉仿佛一夜之间消失殆尽。

    郑嫣儿尝试过各种方法去寻找线索,却始终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其中,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郑家与南方商会的合作。原本这是一笔极为可观的交易,可以为郑家带来价值不菲的丰厚利润。

    然而,就在交易的前夕,南方商会突然宣布取消合作,让郑家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郑家与北方石矿的合作也出现了问题,原本稳定的矿石供应突然中断,导致郑家的银两收入大幅减少。

    郑嫣儿怀疑这一切都是皇上在背后搞鬼,但却没有任何证据。

    她开始四处派人调查,希望能找到突破口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郑家的困境愈发严重,家族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裂和矛盾。

    在这个关键时刻,郑嫣儿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策略。

    她意识到,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去对付宋知婳,不如先解决家族内部的纷争,并寻找新的机会。

    只有这样,才能让郑家重新振作起来。

    朝廷的严格规定下,官家不得涉足生意之事。

    这一铁律,使得郑嫣儿在行事时不得不畏首畏脚。

    她曾是那般果敢决断,雷厉风行,然而现如今,却处处受限于冷冰冰的规矩。

    皇帝对郑嫣儿的不满与日俱增。

    他觉得郑家行事过于狠辣,甚至对郑家也采取了打压的政策。

    若是放在以往,郑嫣儿早就果断地处决了那些背弃她的人。

    而如今,她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逍遥法外。